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我一无所求
泰戈尔
   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
   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
   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
   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
   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
   我提着空桶站立着。
   我没有走近你。
   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
   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
   你的钏镯丁当,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
这首诗原来没有题目,“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的合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没有走近你”在诗歌中重复两次,请分析其“重复”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⑴这首诗中哪两个情境形象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特征的?
⑵结合全诗内容,请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现镜中诗人的“颜状”;并说明为何会有如此“颜状”。
⑶诗中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除对偶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梅花绝句见梅
陆游【宋】何应龙
闻道梅花坼晓寒,云绕前岗水绕村,
雪堆遍满四山中。忽惊空谷有佳人。
何方可化身千亿,天寒日暮吹香去,
一树梅前一放翁。尽是冰霜不是春。
8、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梅花绝句》中“梅”的喻体是《见梅》中的喻体是
9、这两诗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8~9题
减字木兰花
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8.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9.“转过回廊叩玉钗”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①
陈与义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孥舟②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注】①宋高宗绍兴六年6月,给事中陈与义因与尚书左仆射赵鼎政见分歧,论事不合,借病辞职。本词写于辞官后前往青墩的途中。陈与义,南宋词人。②孥(音nü)舟:牵舟,这里指乘船。
(1)结合全词,说说上阕“病夫因病得来游”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词下阕的写景文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反映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答: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的妙处。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