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象,如图所示,该电源的电动势E = _________V;内阻r = _______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磁铁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内阻r=40Ω的螺线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线圈与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40Ω,初始时滑片位于正中间20Ω的位置。
打开传感器,将质量m=0.01kg的磁铁置于螺线管正上方静止释放,磁铁上表面为N极。穿过螺线管后掉落到海绵垫上并静止(磁铁下落中受到的阻力远小于磁铁重力,不发生转动),释放点到海绵垫高度差h=0.25m。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的UI-t曲线。


(1)磁铁穿过螺线管过程中,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约为V。
(2)(多选题)图像中UI出现前后两个峰值,对比实验过程发现,这两个峰值是在磁铁刚进入螺线管内部和刚从内部出来时产生的,对这一现象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中的磁通量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B.如果仅略减小h,两个峰值都会减小
C.如果仅略减小h,两个峰值可能会相等
D.如果仅移动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阻值,两个峰值都会增大

(3)在磁铁下降h=0.25m的过程中,可估算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将力传感器安装在置于光滑水平轨道的小车上,通过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悬挂钩码。开始实验后,依次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①同时打开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②释放小车;
③关闭传感器,根据F-t,v-t图像记录下绳子拉力F和小车加速度a。
④重复上述步骤。

(1)某次释放小车后得到的F-t,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此次操作应记录下的外力F大小为N,加速度a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单选题)利用上述器材和过程得到多组数据数据作出a-F图像,为一直线,则

A.理论上直线斜率应等于小车质量
B.直线不过原点可能是因为轨道没有调整到水平
C.如果小车受到来自水平轨道的恒定阻力,直线斜率会变小
D.若实验中钩码质量较大,图象可能会呈现一条曲线

在探究小灯泡特性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标有“2V,0.8W”的小灯泡、电源(两节干电池串联,电动势约3V)、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电键、若干导线。
(1)将电路按照分压电路连接,在将最后一根导线连接上电源正极A点前,应对电路中做两个调整,分别是

(2)(单选题)正确实验后,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关系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如图所示,用很弱的红光做双缝实验,图a的曝光时间最短、图b、图c的曝光时间依次增加,图a中的亮点是光子落在胶片上留下的痕迹,长时间曝光后最终形成了图c中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一实验的整个过程说明了光具有性。如果改用紫光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最终形成的图c中条纹间距将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层叠电池。为了测定层叠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满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2(0~0.6~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100Ω,1.0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Ω);
E.开关S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图16中完成实物连线。


(2)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测出多组数据,绘出如图17所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