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去认识物质和变化。
①透过 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②根据下图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
③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金刚石硬度大且不能导电,而石墨却很软且导电性好,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 。
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A为红色固体,氧化物A和单质C 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①反应Ⅰ中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
②氧化物B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 性,对人体有危害。
③根据题意,写出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过程中 (选择“放出”或“吸收”)热量。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4个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
(2)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 ;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金属镁与氯气作用生成氯化镁,氯化镁的化学式是 。
高氯酸钾(KClO4)是一种性能稳定的物质,主要用作发烟剂、引火剂、氧化剂和化学分析试剂,工业生产上生产的高氯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氯酸钾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为 。
(2)流程中的分离操作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
(3)反应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电解NaClO3溶液时,除产生NaClO4外,还得到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一种常见的营养物质,与CH2O的组成元素及分子中的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相同,该营养物质的化学式为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40℃时的溶解度大小甲 乙(填“>”、“=”或“<”)。
(2)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
(3)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20℃,析出固体乙 g。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 现象。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3)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把铝元素定位食品污染源之一。易拉罐表面的含有铝的氧化物 (填化学式),需要加以适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