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1983年,重建的夫子庙地区融建筑、饮食、戏剧、商业、旅游等文化于一体,满足了人们游憩、娱乐、消费、考古等多层次需求。据此回答问题。南京夫子庙地区的建设历史说明 ( )
| A.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城市建设会有较大影响 |
| B.城市早期的活动与后期城市发展没有联系 |
| C.早期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
| D.城市历史对现代城市建设没有影响 |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对南京的建设应当注意 ( )
| A.城市建设要全盘继承历史遗产和风格,因而不能建设高层建筑 |
| B.城市建设需要创新,不应受古城的影响 |
| C.城市建设要在保持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新 |
| D.城市建设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历史因素 |
6月22日,北京、重庆、广州三地的同学在当地正午时观察同高度物体的日影,按观察记录的日影由长到短顺序排列的是()
| A.北京——广州——重庆 | B.北京——重庆——广州 |
| C.广州——北京——重庆 | D.广州——重庆——北京 |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个时刻位于日本东京(东九区)的留学生打开电视看直播的应该是当地时间的()时
| A.19时 57分 | B.17时 57分 |
| C.18时57分 | D.12时57分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时,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和五带。据此回答下列题。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 ( )
| A.地球距太阳最近 | B.地球距太阳最远 |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长春昼短夜长 |
若黄赤夹角变小,则 ( )
| A.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 | B.温带的范围变小 |
| C.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 | D.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
| B.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晨线的西边是夜半球 |
| 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
| 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 |
关于“北京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
| A.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
| B.北京时间只适用于北京市 |
| C.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
| D.北京时间是东经116度的地方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