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图5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N. D. 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后完成7-9题。该市地形特点为 ( )
A.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滨海平原 |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
C.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开阔 |
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
该区域规划中正确的是 ( )
A.规划拟在W城市布局大型区域电厂和焦化厂 |
B.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 |
C.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 |
D.F处建污水处理厂 |
该市道路规划不合理的是 ( )
A.拟分别从Z城. 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 |
B.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 |
C.在D城可建深水码头 |
D.D城与W城之间拟建高等级公路 |
读图4甲、乙两区域图,回答5-6题。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
D.两湖均为内流湖 |
两湖泊所在地区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
C.甲、乙区域地区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3-4题。该地可能位于 (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长江中下游 | D.海南岛 |
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
C.乙图7月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
读图,完成1-2题。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图2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
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成负相关 |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较低 |
C.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 |
读图4回答10、11题。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
A.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 B.提高运行速度 |
C.建立立体交通网 | D.缩短运行距离 |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意义有
①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②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③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④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