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⑴A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_,甲、乙两山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⑵此图中若有河流,应在__________(B处、C处),该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
⑶根据指向标判断:A地在B地的__________方向。
⑷仅从地形角度考虑,从A、B两地中的 地出发,爬到甲山山顶较为容易。
⑸已知丙村的气温是20℃,则甲山山顶的气温约是__________。结合地形条件,丙村最适于__________(栽种果树、种水稻)。
⑹假设这是荆门的某一地方,我们现在到中考这一期间,该地的白天时间将会_____(变长、变短),如在A点直立一根杆子以观测正午杆影一年长短的变化规律,该杆子的影子在这期间将会_______(变长、变短)。
读图8,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1)北京市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月,约为______℃。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月,约为______℃。
(2)北京各月降水量_________(均匀或不均匀),降水最多的两个月是_______、______月,7月份降水量约为________mm。
(3)结合北京市的气温与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7,回答问题
(1)图7中所示,自然村所处的地形类型为()
A.山地 B. 高原c. 盆地 D. 丘陵
(2)读图可知,该地区有_______处古寺,其中________位于山脊上。该古寺位于自然村的__________方向,位于县城的__________方向,若图上量得它与县城之间距离2厘米,则实际距离约________千米。
(3)就甲、乙两地而言,海拔较高的是___________地,乙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350米 B.450米 C. 560米 D. 650米
读图6,回答问题
请将图中五个地形部位的名称填入下表。
代号 |
甲 |
丙 |
丁 |
EF |
GH |
地形部位名称 |
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图4和图5),回答问题
(1)读图4,写出地球在①-④位置时,对应北半球的节气,及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① |
② |
③ |
④ |
|
节气 |
||||
直射点纬度 |
(2)读图5,北半球的地点白昼比黑夜_____________(长/短)。北极圈内有________现象。此图对应图4中的__________位置(填序号),日期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观察图3,回答问题
(1)地球仪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应为____________度。
(2)眼前我们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半球范围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东或西)半球。
(3)在此基础上,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80°,眼前的半球范围中将会有()
A.90°w经线 | B.印度半岛 |
C.90°E经线 | D.澳大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