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后,某班同学打算开展“创诚信学校 做诚实学生”活动,决定先在学生中进行诚信状况调查,为搞好这项活动提供依据,拟请你担任组长。
【请你分析】
在200个学生问卷抽样调查中,统计结果如下:
吃过别人不讲诚信的亏 |
抄袭过作业或有过考试作弊行为的人 |
与同学相约有时会不守时的人 |
有过欺骗家长或老师行为的人 |
138 |
112 |
88 |
156 |
从这次调查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请你策划】
针对上述问题,该班准备开展诚信专题系列教育,你认为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设计】
他们决定围绕“诚信”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写出这个主题班会的主题和活动目的。
近来,中央政府接连采取的一系列整治网络谣言的重大举措,迅速起到了定分止争、掌控舆论、稳定社会的效果。某校九年级(1)班围绕“整治网络谣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宣传活动。
【追本求源】有社会学家指出,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有些人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怀着“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的心理,以追随他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种心理?
【法治社会】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惩治力度、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党和国家积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必由之举。
结合材料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如何整治网络谣言?
【文明倡议】
中国互联网协会倡议:“希望广大网民积极支持互联网企业抵制网络谣言的行动,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助长谣言的流传、蔓延,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发现网络谣言积极举报”,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宣传发动】
治理网络谣言理应是一种公共行动,彻底净化网络空间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公民都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都要敢于辟谣,和造谣者针锋相对,不让造谣者兴风作浪、蛊惑人心。
(4)请为治理网络谣言设计两条符合主题的标语。
示例 |
标语一 |
标语二 |
造谣可耻、信谣可悲! |
近来,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校车安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12年3月28日28日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把校车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
(2)不少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采取的得力措施非常满意。有人说,有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完善保护,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就高枕无忧了。
请你评价这一观点。
学校将举行文娱晚会。小静和小铮等同学准备合作一个舞蹈项目参加年级竞标,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意见,如一盘散沙吵个不停,没有进展。小静和小铮还因为对背景音乐选择的不同看法发生分歧,彼此很少说话。当他们了解到其他班级也有类似的舞蹈项目事,有同学提出相互交流学习一下,小铮明确反对,怎么能让对手来学习?倒不如自己去偷学两招,提高竞争力。
运用所学竞争与合作的知识指出材料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作简要分析?
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发生特大校车安全事故,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12月12日,江苏省丰县一小学52人的专用校车载着47名学生返家,路上校车发生侧翻滑入路边水深达到60厘米的沟内,造成15名小学生死亡,8人受伤……
材料二: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事故相关责任人依法受到严惩。2011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接送幼儿、小学生的应是专用校车,还赋予校车三项优先权。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条例(草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⑵确保校车安全,人人有责。请你就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献计献策。
材料一: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携手走过了十年。10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1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将积极推进全球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材料二: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入世以来(2002年至2010年),我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9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不仅如此,中国已连续16年(1995-20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2006-20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上述材料有利于我们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