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已知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 表示两边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其中B是浅绿色的溶液,C为红色固体单质。
① B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② 写出转化③的反应方程式 。
(2)实验室有一包由两种盐混合而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酸溶液。为了确定各自成分进行以下实验:白色粉末中加入适量未知酸,反应生成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A和无色溶液,将溶液蒸发、干燥得到固体B,B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
①未知酸是 。 ②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
(3)初中常见几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右图,已知:C物质含有两种元素, B、D、F是三类不同的物质,B是单质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请回答:① F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CEG的化学式为 。
同学们从攀枝花大黑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矿石。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取120g这种矿石样品进行煅烧(所含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7g。
(1)煅烧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为g;
(2)该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把25.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
5.0g |
10.0g |
15.0g |
20.0g |
25.0 g |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5g |
1.0g |
0.5g |
0.3g |
0.3g |
请计算:
(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
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铝作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膨化食品中,成人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4mg以下。炸油条时需加入明矾晶体作为膨松剂。已知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
(1)题目中所说的铝是指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 |
B.分子 | C.元素 | D.单质 |
(2)计算明矾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3)在1kg炸成的油条中,含有明矾晶体2g,试通过计算说明成人每日食用100g油条,铝元素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6g,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68g。据此,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⑴生成氧气的质量。
⑵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时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
。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对苯二胺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