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 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
C.酒精燃烧铁生锈 |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
下图描述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A与D的微粒数目之比为
A.1:1 | B.4:5 | C.5:4 | D.2:3 |
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M不稳定 | B.M是化合物 |
C.M中含有水 |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
甲 |
乙 |
① |
HCl溶液 |
NaOH溶液 |
② |
HCl溶液 |
大理石 |
③ |
H2SO4溶液 |
锌粒 |
④ |
Ca(OH)2溶液 |
Na2CO3溶液 |
⑤ |
CuSO4溶液 |
铁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为:
① 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②为化合反应 |
B.一氧化氮(NO)的化学性质稳定 |
C.上述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2,+4,+5 |
D.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④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