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量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是小明同学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铁丝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请帮助他把横线填写完整。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A木炭 |
在空气中 |
红热 |
生成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
在氧气中 |
,放热 |
|||
B铁丝 |
在空气中 |
不燃烧 |
|
|
在氧气中 |
剧烈燃烧, , 生成黑色固体。 |
通过上述A、 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试分析现象不同的原因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电解水实验时正极放出的气体是,该实验证明分子是的(填“可分”或“不可分”)。
(2)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填“相同”或“不同”),水用来灭火是因为。
(3)下列水的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填编号)。
A.静置沉淀 | B.吸附沉淀 | C.蒸馏 | D.过滤 |
(4)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通常向一定量的水中滴加的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验纯方法是:,如果听到,证明甲烷不纯。
(2)若甲烷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是。
(3)甲烷和甲醇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以确定两种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
,除此之外甲醇组成中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图①~③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④是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表示的是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2)图②和图③表示的是(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其中图②表示的微粒符号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由图④所给信息可知氧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氧元素与图③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2e.NH4Cl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化学方程式: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装置回答: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控制反应速率以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以考虑将仪器①换成(填仪器名称)。
(3)二氧化氮气体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若要收集这种气体,最好选用装置(填装置字母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