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为了缓解旱情,会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常采用向云层喷洒干冰的方法。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直接变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就直接变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又变为小雨滴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
请思考并回答:
文章中提到的那些过程,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至少描述两个过程)
(1) 。
(2) 。
用如图甲的电路测定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2)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
(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值.
(4)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由此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Ω.
(5)该同学完成一次试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A.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遵循此成像规律.
(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选填“实”或“虚”)像.
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为了保证不变,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小球;
(2)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是为了研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有关;
(3)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如图甲,将两个铅块的底面削平,然后用力压紧,可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使下端吊着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2)如图乙,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 会靠拢,实验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3)如图丙,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侧,原因是.
(4)如图丁,AB和CD为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线.将它们分别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通过比较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有关.
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9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图甲是小明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置于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__________位置,
(2) 请观察实物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是否有错误及不恰当之处,如有请具体写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及时纠正了电路连接的错误及不恰当处后(电路元件连接正确处不动),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为0,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为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5) 当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