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从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环保部门率先开展PM2.5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这一做法表明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
B.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
D.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
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这是因为 (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0070312 |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
2008 年初,英国一家专业泳装制造商推出了第四代“鳖鱼皮”泳装,采用高科技,可以覆盖全身,内部有排水结构,可增加浮力。该泳装带来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破纪录的高潮,也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
C.文化是经济的基础,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
D.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带来经济效益 |
冷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加紧对外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 B.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 |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生产力的人发展必然会伴随着出现一些文化上的飞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和经济相互影响 | B.经济决定文化 |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 D.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始终具有一致性 |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
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