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如图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经历了从“西学东渐”到“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三: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问题:
(1)结合听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正).
——《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材料三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
——《亚里士多德全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
(3)为了传播他们的思想,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是“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日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摘自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图一图二
图一是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图二是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的观点的关系。
(2)材料一与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图一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是否符合实际?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图二分析,邓小平去世后,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材料二印度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

美国国会议员亨利·李曾这样评价乔治·华盛顿:“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请结合相关史实对这一评价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