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重锤动能变化与重力对它做功的关系”,实验中,让拖着纸带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通过对打下的点进行测量和研究,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1)图2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O点是重物开始下落时打下的起点,该小组在纸带上选取A、B、C、D、E、F、G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起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分别计算B、C、D、E、F五个计数点与O点的速度平方差,请将D点的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
B |
C |
D |
E |
F |
速度平方差△v2/(m·s-1)2 |
1.38 |
2.45 |
|
5.52 |
7.50 |
(2)以△v2为纵轴,以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为横轴,在坐标系中作出△v2—h图象.
(3)若不考虑误差,认为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利用作出的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重锤下落过程中一定受到阻力的作用,若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用这一装置测量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的大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和符号表示)
(5)用测得量和已知量表示F大小的表达式为:F= .(用符号表示)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①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mm;
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 (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③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值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0Ω,电流表内阻约几欧,电压表内阻约20kΩ。电源为干电池(不宜在长时间、大功率状况下使用),电动势E = 4.5V,内阻很小。则以下电路图中__________(填电路图下方的字母代号)电路为本次实验应当采用的最佳电路。但用此最佳电路测量的结果仍然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_。
若已知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内阻的准确值,那么准确测量金属丝电阻
的最佳电路应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电路(填电路图下的字母代号)。此时测得电流为I、电压为U,则金属丝电阻
__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代号表示)。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时:
①下列关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
B.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 |
C.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
D.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仍能调零,其测量结果与原相比不变。 |
②用多用电表探测二极管的极性,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端,红表笔接
端时,指针向右偏转角较大,然后黑、红表笔反接指针偏转角较小,说明(填“
”或“
”)端是二极管正极。
③某同学想通过多用电表A中的欧姆档,直接去测量相同规格的多用电表B中量程为2.5V的电压档的内阻,如下图甲连线,选择倍率为k欧姆挡,测量前应对多用电表A进行,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两表指针位置相同,如图乙所示,从A表读出B表内阻约为k
,从B表读出电压约为V;计算出多用电表A的电电动势约为V(已知表盘正中电阻刻度值为15,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利用DIS(传感器),定值电阻、电阻箱
等实验器材测量电池a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外电路的总电阻
阻值R,用电压传感器测得端电压U,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2所示的关系图线a,重复上述实验方法测量电池b的电动势和内阻,得到图2中的图线b.
(1)由图线a可知电池a的电动势=______V,内阻
=____
。
(2)若用同一个电阻R先后与电池a及电池b链接,则两电池的输出功率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电池的效率
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