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A.糖 | B.水 | C.Na+ | D.K+ |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该过程中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
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 )
A.CO2+H2O光叶绿体(CH2O)+O2 |
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
C.C3H4O3(丙酮酸)+H2O―→CO2+[H]+能量 |
D.C6H12O6+O2―→CO2+H2O+能量 |
某39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 B.C原子减少12个 |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 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充满视野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为()
A.2个 | B.4个 | C.16个 | D.32个 |
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