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0 分)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 ,
A 一 B 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
B 一 C 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 阶段。 人类社会处在 A— B 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和 两种类型。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 B 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
① 增加环保投人 ② 科学技术进步 ③ 产业结构调整 ④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人,治理污染 |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
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真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试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日。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域开发图。
(1)根据图文材料,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2)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年高考真题)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初,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35℃的超低温天气,受灾严重范围广。下图是美国地形简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受灾范围广的原因,
(2)简述此次冰冻天气对美国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