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作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
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三民主义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用,表现为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陈独秀在上面的材料里表达的观点是

A.民主政治没有成功   B.执政党和在野党争斗激烈
C.国民没有民主政治的觉悟 D.革命党人没有发动群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