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曾向明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以地球为一圆球,把东、西方两个已知世界汇编在同一幅地图上,引进了南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并且第一次在中文地图上使用了赤道、回归线、极圈、北极等名词。你认为该图绘制的时间应该在
A.新航路开辟前 | B.新航路开辟后 |
C.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这三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 B.1912 1949 1978 |
C.1912 1952 1956 | D.1840 1956 1978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统治者“不抑兼并” |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