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 料 |
结 论 |
A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 他卖为奴隶 |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
B |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 万增加到20万 |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 业组织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 | B.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 |
C.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 | 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 |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 B.苏联政局动荡 |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
B.美国曾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
C.美国曾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
D.美国曾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
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是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民主共和制 |
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上述评价的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
A.客观性 | B.随意性 | C.相对性 | D.时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