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春华秋实:草木茂盛,鲜花盛开。 |
B.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
C.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
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 |
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嶙峋:形容人瘦削。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的帮助,我很快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 |
B.这种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更正。 |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标志。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计划2016年将发射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必将又是举世瞩目的大事。 |
B.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
C.在一次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烘托海枯石烂更胜一筹一页孤舟 |
B.葱笼芊芊细草花枝招展菡 萏 |
C.兴高彩烈突如奇来怡然自得喧嚣 |
D.鸦雀无声攲斜仙露琼浆头晕目眩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卑微(bēi)堕落(duò) 伫立(zhù )偌大( ruò ) |
B.迸溅(bìng)尴尬( gà )玷污(diàn )撇开(piě) |
C.盘球卧龙(qiú )啜泣(chuò )迂回( yū )憔悴( cuì) |
D.匿笑(nì )黄晕( yùn )荫蔽( yīn )耸峙(sǒng) |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1~2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
B.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
C.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