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 C.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
| D.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马克思评价某法律时说:“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译成司法法规的语言。”该法律可能是
| A.罗马帝国万民法 | B.拿破仑《民法典》 |
| C.亚当斯密《国富论》 | D.美国《联邦宪法》 |
“天文学产生于迷信;雄辩产生于抱负、仇恨、虚假和奉承:几何学产生于贪婪;物理学产生于无聊时的好奇;道德哲学产生于人的自尊。所以,艺术与科学的诞生归功于我们的邪恶。如果他们来自我们的美德的话,我们就不那么怀疑他们的好处了。”卢梭上述分析是为了说明
| A.以科学反对迷信 | B.主权在民 |
| C.人应该回归自然 | D.美德即知识 |
《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平民阶层要求公开法律,罗马元老院派出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后来这3人是编撰《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当时希腊正走向民主政治顶峰 | B.《十二铜表法》源于梭伦立法 |
| C.十人委员会是平民权益的代表 | D.罗马共和国模仿雅典民主政治 |
读图,该口号宣传最有可能是
| A.国民大革命期间 |
| B.秋收起义期间 |
| C.瑞金苏维埃政权时期 |
| D.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的名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第二部分是直接参与义和团运动的中外各类人物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第三部分评述在20世纪中国产生的关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对该书解说历史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 A.目的在于揭示历史真相的不可知性 |
| B.提供了探寻历史真相的三条不同途径 |
| C.直接参与运动的人物的感受最接近真相 |
| D.西方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解说较为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