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 B.封建社会 | C.君主专制 | D.中央集权制度 |
下图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棉织品输出情况(部分)统计图,依据所学知识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②英国棉织品的销售遇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③英国对华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 ④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棉织品的销售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 B.资产阶级革命 | C.世界市场扩大 | D.殖民扩张 |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
|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
|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
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制瓷、冶铁技术的进步 |
| B.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推广 |
| C.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 |
| D.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
下列材料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
| A.“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
| C.“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米行商” |
|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