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这组统计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

品种
1913年
1916年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1931年
1936年
原料
29.1
24.7
23.9
31.3
35.4
37.7
35.8
半制成品
38.7
43.2
37.5
38.9
34.8
32.5
23.2
制成品
12.2
11.0
14.6
13.8
13.3
13.6
16.3

A.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       
B.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通过工业复兴法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的内容是

A.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大力的调整农业政策 D.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