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力量增强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⑤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⑧④⑤ |
日伪政权采取的措施中,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的是( )
| A.“军事管理”方式 |
| B.“委托经营”方式 |
| C.控制和垄断金融 |
| D.物资管制制度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少资金和技术 |
| B.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 |
| C.卑劣的竞争手段 |
| D.帝国主义加紧资本输出 |
民族工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 A.范旭东吴蕴初 | B.张謇刘鸿生 |
| C.吴蕴初张謇 | D.吴蕴初刘鸿生 |
民族工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发展。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是指( )
| A.1895~1898年 | B.1898~1911年 |
| C.1912~1919年 | D.1919—1937年 |
“北伐时期,蒋介石让荣宗敬承销债券——“二五库券”,但被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以纱业艰难拒绝。这一行为羞辱了蒋介石,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荣宗敬家财,最后经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人的斡旋,此事才得解脱。”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
| B.官僚资本主义利用政权压制民族工业 |
| C.荣宗敬不畏强权 |
| D.蒋介石代表的阶级利益在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