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不能表明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日本企图摆脱雅尔塔体制的束缚
C.日本要求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D.日本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非常欣赏秦始皇,曾称赞他“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感叹“不见始皇帝,天地一苍茫”。以下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薄古”思想的是

A.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B.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地区
C.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推崇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

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
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 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

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无所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