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由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支原体、乳酸菌、 蓝藻 B.发菜、酵母菌、蓝藻
C.衣原体、大肠杆菌、变形虫 D.衣藻、草履虫、裸藻

为验证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都在37℃恒温?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马铃薯植株,当该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该细胞内共有12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以推知,马铃薯正常个体细胞内共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