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分析:
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菌落。(细菌的群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方位准确的“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见图示),均匀涂抹在A2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具有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1)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细菌抗药性产生的首选原因是__________细菌出现。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中起___________作用。
(2)实验中所用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__。
(3)如果B1中没有菌落保留下来,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若要使实验进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
(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发生改变。
(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________酶。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
(3)研究人员将小鼠体内一条常染色体上控制端粒酶的基因B敲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敲除了B基因),欲利用这只雄性小鼠选育BB雌性小鼠,用来与BB小鼠交配的亲本是________,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让F1代中雌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中符合题意要求的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

下图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模拟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过程要顺利进行,还需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3)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繁殖。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C、D 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________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人类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最具说服力的实验。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如果仅凭猜想,控制其性状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3)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携带32P的噬菌体有________个。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4)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
(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3)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
(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