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氨水和稀盐酸反应 | B.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
C.K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 D.KOH溶液和CO2反应 |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O3、KAlO2、MgCl2、K2CO3、NaNO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O3、NaNO2 |
B.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2SO3 |
C.气体A和气体B-定为混合物 |
D.原混合物中一定有Fe2O3 |
①已知t℃时AgCI的Ksp=2×10-10;②在t℃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Ag2CrO4的Ksp为1×10-9 |
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
C.在t℃时,以0.01 mol/L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 KCI和0.01 mol/L的K2CrO4的混和溶液,CrO42-先沉淀 |
D.在t℃时,反应Ag2CrO4(s)+2Cl-(aq)![]() |
已知酸性:>H2CO3>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 |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溶液 |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
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和RY3,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0l mol/L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非金属性Y>R,则X、Y组成化合物的稳定性高于X、R组成的化合物 |
B.在Z、Y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台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 |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Z>R>W>Y>X |
D.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