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 A.天人感应学说 | B.君权神授学说 |
| C.独尊儒术建议 | D.崇尚法治主张 |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
|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
|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 |
机构(政府) |
| 3月2日 |
第一届临时政府 |
| 5月6日 |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
| 7月24日 |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
| 9月25日 |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1871年4-5月的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有利于()
|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 B.切断临时政府的财政支持 |
| C.维护劳动者利益 |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
“它直接向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挑战,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它”是指()
| A.人文主义 | B.社会主义 | C.民族主义 | D.殖民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