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2年,江苏有些地方出现了“借地”现象,即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借地”五分至一亩不等,称为“责任田”。说明()

A.出现“借地”的地区还未进行土改
B.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
D.江苏已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5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文件中规定:“对于资本家的股息红利,改为实行‘定息’制度……每年按股金给资本家固定的利息”。此规定实际上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全面完成
B.工商业的所有制形式已经改变
C.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扶植
D.资本家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投入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C.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