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起跳时,先曲腿下蹲,然后突然登地。从开始登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只受到重力,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以下数据: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 d1 =0.00080m,“竖直高度”h1=0.10m。
(1)问跳蚤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为多少?
(2)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加速度,而“加速距离”d2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h2是多少?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m1=60kg,小车的质量为m2=10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取g=10m/s2。当人以F=280N的力拉绳时,求:
(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0.40kg和mB=0.30kg,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
=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B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2)环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体以30m/s竖直上抛,求到达距离出发点25m处所用时间,g=10m/s2(要有解答过程)
质量M=2kg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右端放一个质量为m=6kg的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要保持物块相对木板静止,拉力F允许的最大值是多少?
(2)当拉力F=16N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μ1=0.4,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0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A与B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