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
B.Na2O2呈浅黄色,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
C.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剂 |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锅炉除垢时CaSO4沉淀的转化剂 |
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制取无水MgCl2 |
D.用装置丁制取乙烯 |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CO32- |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NO3-、Cl- |
C.0.1 mol/L的FeCl2溶液中:H+、Al3+、SO42-、ClO- |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的溶液中:Mg2+、NH4+、SO42-、HCO3-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的铀(U)原子: 92235U |
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D.1,3—二甲基丁烷:![]() |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借助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
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C.蛋白质可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 |
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