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某氢化物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该氢化物一定是氨气 |
B.在Fe(OH)3胶体中和Fe(NO3)3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HI稀溶液至过量,整个过程中现象相同 |
C.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应将硫酸亚铁固体溶于浓硫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以防止水解 |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硫化钠溶液都能将SO2和CO2气体区别开 |
下列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
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
C.室温下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 |
D.含大量Cu2+的溶液中:![]() |
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
D.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原子序数递增,ⅦA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 |
B.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其氧化物具有两性 |
C.第三周期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均为同主族中沸点最低的,是因为其分子内含有氢键 |
D.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CaC2中含有阴离子数目为2NA |
B.向FeI2溶液中通入氯气,当有2mol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
C.2.8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4 NA |
D.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电子数目为8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