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D.已知I3-![]() |
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A.等于7 | B.大于7 | C.小于7 | D.无法确定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
B.同一种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 |
C.不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
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反应过程 |
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A.乙炔 | B.丙炔 | C.丁炔 | D.丁二烯 |
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
C.3,3,4-三甲基已烷 | D.2,3,3-三甲基已烷 |
向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溶液体积不变),能引起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Cl- | B.OH- | C.AlO2- | D.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