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Agl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AgCl比Agl更难溶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某同学对一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得出该溶液中含有下列某组离子,你认为该组离子应该是
A.Al3+、NO3―、K+、SO42ˉ | B.Ca2+、H+、CO32ˉ、AlO2― |
C.OHˉ、SO42ˉ、NH4+、Al3+ | D.Fe3+、Mg2+、NO3ˉ、Clˉ |
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固体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 B.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C.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A.Na和O2 | B.NaOH和CO2 |
C.Na2O2和CO2 | D.AlCl3和NaOH |
既能与酸(H+)反应,又能与碱(OH-)反应的化合物是
A.MgO | B.Al(OH)3 | C.CaCO3 | D.Al |
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若干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下)为
A.H2、O2混合气体 | B.1.12L H2 |
C.>1.12L H2 | D.<1.12L 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