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Q的电势较高 |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动能较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加速度较大 |
如图5-6-3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环.则其通过最高点时( )
图5-6-3
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重力mg |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
如图6-5-4所示,圆a、b所在平面垂直地球的自转轴,圆b的圆心就在地心处,圆c所在平面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则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
图6-5-4
A.卫星的轨道可能是a |
B.卫星的轨道可能是b |
C.卫星的轨道可能是c |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是b |
关于宇宙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
C.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
D.第三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
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将逐渐变化.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由于高度变化很慢,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卫星仍满足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A.线速度减小 | B.半径增大 |
C.向心加速度增大 | D.周期增大 |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速率()
A.一定等于7.9 km/s |
B.等于或小于7.9 km/s |
C.一定大于7.9 km/s |
D.介于7.9—11.2 km/s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