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
B.电阻R的阻值为1Ω |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
D.电源的效率为50% |
一对男女溜冰运动员质量分别为m男=80 kg和m女=40 kg,面对面拉着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如图所示,两人相距0.9 m,弹簧秤的示数为9.2 N,则两人()
A.速度大小相同约为40 m/s |
B.运动半径分别为r男=0.3 m和r女=0.6 m |
C.角速度相同为6 rad/s |
D.运动速率之比为v男∶v女=1∶2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冲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规定沿斜面向上方向为速度v和摩擦力f的正方向)则图乙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
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
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绳子提升重物M。若不计绳子质量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重物M加速上升 |
B.重物减速上升 |
C.绳子张力等于M的重力 |
D.绳子张力小于M的重力 |
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