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雨水 D.自来水
(2)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标准为:
| 感官指标 |
化学指标 |
细菌指标 |
| 水质无色无味澄清 |
pH 6.5~8.5 |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
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 (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pH试纸
(4)只用水能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物质均为白色固体)的是 (填字母)。
A.纯碱、烧碱 B.生石灰、熟石灰 C.淀粉、白糖 D.氯化钠、硝酸铵
(5)水常用作溶剂。公共场所可用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g,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水 g。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发生装置选择A,则对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取这种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中的 (填“m”或“n”)端相连,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 ;
(2)图B所示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图C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D所示实验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金属具有 性;
(2)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为防止钢铁锈蚀,常采取在其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些方法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若铁制品已锈蚀,应及时除去铁锈,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将一定质量的铜粉放入硝酸银、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反应前所得溶液质量(填“>”、“=”或“<”).
至去年9月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较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样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2)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的是 ;
A、植树造林 B、露天焚烧秸秆 C、雾霾天气出行戴口罩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少开私家车
(3)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除了会导致PM2.5超标以外,还会引起其它环境问题,如: 、 等,因此人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4)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大气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使其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样能减少空气的污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
(2)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 C物质溶液的质量(填“>”“=”或“<”).
(3)t1℃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它条件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