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
| D.“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 C.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D.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②作者提倡用国货③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④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有关《资政新篇》理解错误的是:()
| A.太平天国后期所颁布的 | B.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
| C.主张向西方学习 | D.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与追求 |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
|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
|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
|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