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9.2 g C7H8和C3H8O3的混合物中所含氢原子总数为0.8 NA |
B.标准状况下,11.2 L C2H5OH中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
C.将含0.1 mol FeCl3的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完全水解可生成0.1 NA个Fe(OH)3胶粒 |
D.0.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 NA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
B.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C.图3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D.图4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A.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
B.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C.氯化铁溶液能氧化铜,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
D.SO2具有漂白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在碘酸钠(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Cl2,可以得到高碘酸钠(Na2H3IO6)。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l2作还原剂 |
B.碱性条件下,NaIO3的氧化性强于Na2H3IO6 |
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a2H3IO6,转移2 mol电子 |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