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 D.电解食盐水时铜作阳极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
D.常温下,将 1 mL PH = 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
已知反应:,
则反应的△H为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 |
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
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D.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乙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甲池,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如下图所示。甲池中A为含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的混合气体,B为10mol混合气体其中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4%,C为标准状况下2.8mol气体(忽略水蒸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池中溶液的pH变大 | B.E处通入H2,C处有O2放出 |
C.甲池中阴极区只有苯被还原 | D.导线中共传导11.2mol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