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1和2、4和5,可得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的结论。
B.表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的只有2和5
C.表明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的只有6和7。
D.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约15℃),推测其原因是: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体积均相等,且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学会分析,寻找规律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顺序规律,可知X代表的物质是()

A.HCl B.Ca(ClO)2 C.Cl2 D.Cl2O

我国台湾地区近期查出了在饮料等六大类食品中违法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8:4
B.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12:19:2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有大到小的顺序为氢、碳、氧

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LiCoO B.LiCoO2 C.LiCoO3 D.LiCoO4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危机,部分民众曾抢购碘盐,其实,
正常食用量不能预防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钾元素化合价为+1,碘
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