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氮气 |
氧气 |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C |
硫酸亚铁溶液 |
硫酸铜 |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生石灰 |
碳酸钙 |
加水,过滤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C.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
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 |
B.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材料 |
重金属中毒—可喝鲜牛奶解毒 煤气泄漏—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
水泥、玻璃—都是无机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
C.化学与食品 |
D.化学与健康 |
蛋白质、淀粉—用碘酒可鉴别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
缺锌—易得侏儒症 缺铁—易得贫血症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
D.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