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项与“土”相关的解读中,不准确的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实为一种名义上的土地国有制度 |
| B.“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是指皇帝对全国拥有至高的主权 |
|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即废除郡县制 |
| D.“王在,礼治在,军令行,是王道乐土”意在维护封建正统 |
以下是l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 B.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
| C.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 D.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
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皇帝,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的掠夺 |
| 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下图为《1700-1890年世界GDP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 B.工业革命的开展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D.亚洲国家的衰落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
|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下表反映的是1931年以后中共中央驻地的变迁,对此变迁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1931年11月 |
1935年11月 |
1936年6月 |
1937年1月 |
1947年春 |
1949年3月 |
| 驻地 |
江西瑞金 |
陕北瓦窑堡 |
陕西保安 |
陕西延安 |
河北西柏坡 |
北平 |
A. 见证了国共两党对峙一合作—对峙的历程
B. 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
C.反映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胜利
D.中共作了两次重大的工作重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