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个人如果把私利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他就应该受强制去遵守公共意志。”主张此说的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孟德斯鸠 D.卢梭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十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抵抗
B.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与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