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云南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项目在昆明石林县(约103°E,24°N)正式投产发电。据此完成小题。
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 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
| B.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 |
| 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
| D.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
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
|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
|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
|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
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
|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
|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
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 A.地形、气候 | B.人口、资源 | C.工农业发展水平 | D.科学技术 |
河流的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宜人类居住 |
| B.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块状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 |
| C.河流上游聚落选择在地势较低处,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则在地势较高处 |
| D.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匀 |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
|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
|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
|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
|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界面 | D.软流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