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小题:
国家或地区 |
耕地面积 (千公顷) |
复种指数 (%) |
谷物单季产量 (吨/公顷) |
美国 |
176950 |
54 |
5.8 |
日本 |
3765 |
57 |
6.0 |
印度 |
97319 |
87 |
2.3 |
中国 |
95467 |
164 |
4.5 |
世界 |
1379680 |
62 |
3.2 |
表中人均耕地最小的国家为:( )
A.日本 | B.印度 | C.中国 | D.美国 |
日本和美国的谷物单季产量较高,由于:( )
A.大农场经营为主 | B.以小麦种植为主 | C.重视科技的应用 | D.以温带气候为主 |
该图是2006一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C.人们开发和治理鄱阳湖意识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读图,完成问题。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类型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地的常年盛行风(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读图,完成问题。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
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 B.乙处多锋面雨 |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 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
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 B.④气流因热力作用上升 |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 D.②气流因动力作用下沉 |
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问题。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附近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图中的S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S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问题。当S点移到最低纬度时,太阳直射点( )
A.可能在23°26′N上 | B.可能在赤道上 |
C.可能在66°34′S上 | D.可能在S点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S点一年内移动范围的线是( )
A.A线 | B.B线 | C.C线 | D.D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