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完成小题。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
A.河流分布 | B.地形特征 |
C.商店布局 | D.客货流量 |
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
A.甲与乙 | B.甲与丁 |
C.乙与丁 | D.甲、乙、丁 |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各题。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 | B.梯田 | C.盐沼 | D.沙漠 |
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2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题。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
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 | B.城市建筑密度 |
C.工业活动 | D.纬度差异 |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亚热带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
B.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区域 |
C.是世界新兴工业的代表区域 |
D.自然带呈现典型的非地带性分异的是温带荒漠 |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伦敦时间7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北方时,太阳高度为63°;日落时伦敦时间为19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大西洋 | B.南太平洋 |
C.北印度洋 | D.南大西洋 |
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天的天气状况可能为()
A.阴雨绵绵 | B.晴朗少云 |
C.风急浪高 | D.台风肆虐 |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 B.人口容量 |
C.人口构成 | D.人口素质 |
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