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越来越多灾后重建重生的故事感染着人们......
材料一:刘刚均,在地震酌非常态情况下,无麻醉切断了一条腿,勇敢自救,虽一度沉沦,但最终重新站立,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真诚为民服务的道路。
材料二:刺绣女钟思琪是生产自救的模范,她抱定“我们要靠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信念,带领同村其他绣女们坚强地站了起来,依靠刺绣这门传统手艺在灾后重建中未显身手,在穿针引线中重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绣出了美好的未来。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中展现的精神的共同内涵是什么?(5分)
(2)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培育这种精神?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
材料二:城镇在聚集人才、聚集科技、聚集产业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l%,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未来10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交通、医院、学校等,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在推进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冲击。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材料四:袁隆平扎根农业第一线,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整个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李振声带领的团队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培育出了优质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小麦产量;著名杂交玉米专家李登海,创造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他的种子在全国推广10多亿亩,增产1000多亿千克,增效1000多亿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论的观点解析该地的做法。
(3)结合材料四,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谈谈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对你的人生启示。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浅源地震,严重波及我西藏自治区相关市、县。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科学指挥,共产党员顽强奋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强大能力,处处体现着党对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特别关心。在抗震救灾中,各族人民互帮互助,亲如一家,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
结合材料,分析抗震救灾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2015年2月5日,桂林市代市长周家斌向桂林市人大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请结合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完成下表。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体现的政府职能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城镇化率达到47%。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安排教育投入48.9亿元,增长13.4%。

继续推进“美丽桂林·生态乡村”建设,营造“一个村屯一座绿岛”的生态美景。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以上。

被网络反腐拉下马的“微笑局长”杨达才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30日在西安市中院开庭审理。与一年多以前的“误打误撞”相比,本周提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将网络监督“入法”,并保障举报人权益。请完成以下内容:
除了网上监督的方式外,请你再写出三种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你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