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一:我国2004——2009年GDP及其财政收入
年份 |
GDP(亿元) |
GDP增长率 |
财政收入(亿元) |
比上年增长率 |
2004 |
159878 |
10.10% |
26396 |
21.60% |
2005 |
183085 |
10.40% |
31649 |
19.90% |
2006 |
211924 |
11.60% |
35423 |
12.% |
2007 |
249531 |
11.90% |
51304 |
32.40% |
2008 |
314045 |
9.00% |
61330 |
19.50% |
2009 |
335353 |
8.60% |
68477 |
11.70% |
图表二:我国2004——2009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情况
注:根据财政部最新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
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垄断性行业与一般性行业实际收入差距达到10倍以上;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扩大。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先富”。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材料二:社会公平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休假制度安排也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法定节假日调整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一和图表二的信息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出谋划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来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来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外来语的过度使用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应该努力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反对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来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某地通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两大工程,传递正能量。一是实施孝德、诚德、仁德、爱德、礼德等“五德工程”。为推进这一工程,该区实施评选“孝德之星”“美德之星”活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通过设置光荣榜、编写通俗读物、印制宣传品、举办道德讲堂等形式,让这些人的先进事迹走进千家万户,使各类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应有的尊重。二是实施“春雨工程”,动员辖区文明单位向农村捐赠书报和文体器材,为文化基础薄弱的“干旱”地带“增雨”,进而实现城乡文明资源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地实施的两大工程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Z企业最初是1992年由长沙某研究院投资50万元创办的小型国有企业。22年来,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到如今已成为年销售产值超过900亿元的上市公司,进入全球工程机械领域六强。具体信息如下:资本方面:从2000年上市起到现在的14年间,企业国有股比例从49.83%下降到现在的16.26%,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丝毫不减,国有资本增值达到800倍。管理方面:企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占比超过半数,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广泛代表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技术人员个人利益和技术成果的市场化直接挂钩,并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改革方案、职工持股额度分配等关键环节,对职工完全公开,并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全程没有出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Z企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
(2)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阅读材料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